桥梁加固与维修的常用处置方法
信息摘要:桥梁在建成后实际使用过程中,受到车辆荷载的不断冲击,以及风、雨、水流等外力的侵蚀,并且长期受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使得其承载能力与交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在确保桥梁的安全性能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对桥梁的结构缺陷进行了总结,简要说明了桥梁加固与维修技术,介绍和展示了桥梁的加固与维修工作。
增加构件截面的加固方法也叫包裹混凝土加固法。它是增加构件的截面和配筋,以提高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抗裂性,也可用于裂缝的修补,适用于梁式桥和拱桥。
粘钢法。一般采用抗拉强度高的材料,如钢板、钢筋或玻璃钢,通过环氧树脂或建筑结构胶粘结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拉边缘或薄弱部位,使其与原结构形成整体受力,提高其刚度,改善原结构中钢筋和混凝土的受力状态,限制裂缝的进一步发展,从而达到加固和提高桥梁承载能力的目的。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对于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梁或板,在受拉区施加体外预应力可以抵消部分自重应力,起到卸载的作用,从而大大提高梁的受剪能力。外部晶须应力强化法的优点如下:

(1)在自重略有增加的情况下,可以大大改善和调整原结构的受力状况,提高承重结构的刚度和抗裂能力;
(2)由于承重结构增加较少,对桥墩和基础的受力状态影响较小,可以节省桥墩和基础的配筋;
(3)对桥梁运营影响较小,可在不限制通行的情况下进行加固。
桥梁使用过程中的病害
(1)部分跨度的空心板梁之间的铰缝无效,有使单板受力的倾向。
(2)墩顶多处横向裂缝对应整体混凝土开裂和渗水。
(3)部分板材出现露筋、锈胀、底部保护层厚度不足。
(4)现浇连续梁裂缝较多,箱梁跨中部分出现大面积裂缝。裂缝发展从底板向腹板延伸,裂缝超标。